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常州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05 10:39:23  浏览:98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常州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


常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常政发[2001]68号

关于颁发《常州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常州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人 已经市人民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颁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常州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市、所辖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的总称。

第三条 市、所辖市、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以下简称政府法制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并对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政府法制部门接受本级人民政府领导,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政府法制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规划起草


第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提出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建议应以书面形式向市、所辖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收到建议的机关应由其法制部门或机构综合整理,对采纳的建议应列入计划或作为建议项目报送有关机关。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立法规划与年度计划,结合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制本市制定规范性文件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执行。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所辖市、区人民政府于每年12月底前提出下一年度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建议项目,经本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市政府法制部门。

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所辖市、区人民政府自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年度计划,由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和所辖市、区政府法制部门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所辖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执行,并报市政府法制部门备案。所辖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编制的规范性文件计划,报所辖市、区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第七条 规范性文件建议项目应包括:规范性文件的名称、立法依据、起草部门、会办部门和送审时间等。政府法制部门对建议项目进行通盘研究、综合平衡、协调补充,编制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年度计划,报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执行。

第八条 对因特殊情况未列入年度计划,而实际工作中又迫切需要制定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项目,由政府工作部门向本级政府法制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向上一级政府法制部门提出专题报告,经政府法制部门研究后,报人民政府决定。

第九条 承担规范性文件起草任务的部门或单位,必须确定1名负责人主持起草工作,并成立专门的起草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起草工作。重大复杂的规范性文件也可以商请政府法制部门协助起草,或者委托有能力的机构承担。

第十条 规范性文件名称用“办法”、“规定”等,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为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范性文件名称用“实施办法”、“实施细则” 等。

第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的标题,应当简洁准确地概括其内容。政府规范性文件应当冠以本行政区域名称;部门规范性文件应当冠以制定机关的名称。

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结构,可以分为编、章、节、条、款、项、目、编、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结构,可以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

第十二条 实施性的规范性文件,不必全面摘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章 审核发布


第十三条 有关部门或单位完成规范性文件起草任务后,应当以本部门或者本单位正式文件的形式一式五份报送本级政府法制部门。报送的文件应当包括送审报告、送审文稿和起草说明(包括立法依据、立法必要性、起草过程、部门或单位之间的分歧意见和协调情况),并同时提供下列资料:

(一)起草过程中依据和参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原件或者复印件);

(二)其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第十四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负责审核。审核工作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一)将送审文稿分发给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下级人民政府书面征求意见,接到征求意见的部门和单位以及下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作无意见。

(二)报送文稿的部门和单位,按照本级政府法制部门的要求,负责立法调研的组织安排。立法调研可以采用研讨会、座谈会、实地考察、抽样调查等形式,必要时可以组织外出考察学习。

(三)对重大复杂的规范性文件,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立法论证,立法论证由政府法制部门与报送文稿的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安排。

(四)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争议问题,先由争议各方按照本级政府法制部门的要求相互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政府法制部门负责协调;政府法制部门也可以直接进行协调。经协调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由政府法制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参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规范性文件;政府法制部门在审核和协调过程中,可以采用公布草案和召开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十六条 市、所辖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为本部门设定行政职权的,必须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确规定的,必须经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商本级编制管理机构审核认定后,方可公布施行。

第十七条 市、所辖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需要设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或者涉及两个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行政职权交叉的,制定部门必须报请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协调、审核,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或者与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联合发文。

第十八条 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通过;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经本部门负责人会议审议通过。

第十九条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市人民政府文件或政府令的形式公布施行,市人民政府令由市长签署。其他规范性文件以政府文件或部门文件的形式公布施行。

第二十条 规范性文件审议通过后,必须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统一在政府公报、当地主要报纸或固定的政府公告栏内刊登,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约束力。

第二十一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负责汇编,发行标准文本。

部门规范性文件由本部门和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联合负责汇编,发行标准文本。

第二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公布后,其执法主体或者主要执法主体,可以与政府法制部门联合进行宣传,宣传的方式包括:

(一)举办新闻发布会;

(二)编辑发行单行本和条文释义;

(三)举办培训班;

(四)其他方式。


第四章 修改、废止和解释


第二十三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负责清理,并提出修改或者废止的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决定。

第二十四条 部门规范性文件由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或者相应的职能机构负责清理,并提出修改或者废止的意见,报本部门负责人会议讨论决定。

第二十五条 修改规范性文件的程序与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程序相同。新的规范性文件必须明确废止已经不再适用的原有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六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解释,由政府授权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负责;部门规范性文件的解释由发文部门负责,并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备案。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七条 政府法制部门负责对所辖行政区域内从事行政立法工作的人员进行有关立法知识和立法技术的培训。

第二十八条 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在公布之日起10日内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政府法制部门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经审查认为其应当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改正意见;拒不改正的,由政府法制部门提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变更或撤销,或者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由政府法制部门决定变更或撤销。

第三十条 上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一致的,由上级政府法制部门负责协调,并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三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规范性文件违法或不当的,可以向市、所辖市、区政府法制部门投诉。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审查的答复。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0日内提出审查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三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实施后,政府法制部门可以对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由政府法制部门单独组织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

第三十三条 规范性文件实施1周年后,其执法主体或者主要执法主体应对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报告本级政府法制部门。

第三十四条 市、所辖市、区人民政府设立政府立法专项资金;由本级财政部门按年度划拨给本级政府法制部门统一安排使用。政府立法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五条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将立法工作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的考核。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具体情况责令限期改正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擅自为本部门设定职权或者擅自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定权利义务的;

(二)未经审核批准或联合发文,擅自发布涉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职权的规范性文件的;

(三)违反程序制定、修改或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

(四)越权解释规范性文件的;

(五)规范性文件审议通过后未按规定办理统一公布手续的;

(六)规范性文件未按规定报送备案的;

(七)规范性文件执法主体或者主要执法主体未执行周年报告制度的;

(八)其他违反本办法的。

对前款行为的处理,如属责令限期改正或通报批评的,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直接处理;如属行政处分的,由政府法制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各所辖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2年6月1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常州市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程序规定》(市政府第18号令)同时废止。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01年4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审批和公告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印发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审批和公告办法的通知

粤府〔2001〕73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各单位:
  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审批和公告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审批和公告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省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规范行政执法队伍的审批和公
告,根据《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广东省行
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执法队伍的审批和公告,适用《条例》和本办法。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是行政执法队伍的审批和公告机关。
  省人民政府授权广州市和经济特区所在市人民政府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
规定,对其辖区内的行政执法队伍进行审批并予以公告。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和经省人民政府授权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和
监督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下同)
法制机构负责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执法队伍的执法资格,财政部门负
责审查核定预算经费的申请,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批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申请。
  第五条 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按以下规定报批: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由本级人民政府
审查后逐级上报审批。
  (二)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三)实行垂直领导的省以下的行政机关,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由其省
一级行政机关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四)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的,依照《行
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和《条例》第九条规定办理。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受理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的申请后,由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牵头,会省财政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审核,并提出办理意见报省人
民政府审批。
  市、县人民政府受理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申请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牵
头,会本级财政、机构编制部门进行审核,并由本级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人民政
府审批。
  行政执法队伍经批准设立后,其机构设置和编制由编制部门按程序核定。
  第七条 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必须报送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的必要性、执
法职责、执法依据的报告和行政执法队伍的组建方案。
  第八条 审批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后2个月内审批完毕。
  第九条 行政执法队伍经批准设立后,必须在3个月内组建完毕。逾期未能
组建的,必须在期限届满前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延期组建。
  第十条 行政执法队伍必须公告,未经公告的行政执法队伍不得执法。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队伍组建完毕后,按以下规定申请公告: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执法队伍组建完毕后,由本级人民
政府逐级向审批机关申请公告。
  (二)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执法队伍组建完毕后,由省人民政府工作
部门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公告。
  (三)实行垂直领导的省以下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队伍组建完毕后,由省
一级行政机关向审批机关申请公告。
  (四)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依法成立的行政执法队伍组建完毕后,
由本级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公告。
  第十二条 审批机关应当在接到公告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在本行政区域
内公开发行的报纸上予以公告,具体工作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授权的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行政执法队伍后,必须于
批准设立后1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的有关材料和批准文件报省
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发现被授权的市人民政府违反法律、
法规、《条例》或本办法的规定,批准设立行政执法队伍的,可提请省人民政府
责令有关市人民政府改正;拒不改正的,提请省人民政府直接撤销有关市人民政
府的批准文件。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队伍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监
督和管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情况的监督和检
查。行政执法队伍有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的,依照《广东省各级人民政
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依法撤销擅自成立的行政执法队伍,并追
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不按审批机关批准文件组建行政执法队伍的,审批机关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
拒不改正的,审批机关有权直接撤销该行政执法队伍,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
责任。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申请成立行政执法队伍中弄虚
作假的,审批机关有权撤销已经成立的行政执法队伍,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
责任。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队伍的分立、合并、设立分支机构、解散或变更名称的,
按本办法的规定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并予以公告。
  第十九条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乡、镇一
级人民政府确需成立行政执法队伍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广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实施办法

广东省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


广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实施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本市住房制度改革,支持和鼓励干部、职工购房,改善居住条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广州市住房公积金条例》以及《关于广州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货币分配的实施方案(试行)》,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委托人是指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托人是指受委托人委托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借款人是指具备本办法所规定的条件向委托人提出借款申请的自然人。
第三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指按规定实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或住房货币分配制度的职工,以在本市购买的自住普通住房作抵押所申请的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
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实行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倾斜的政策和缴存住房公积金义务与权利对等的原则。
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由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内容具体办理;并代理委托人履行本办法规定的有关权利与义务。年度贷款计划由广州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确定。

第二章 贷款对象和贷款条件
第六条 贷款对象,是指按规定实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或住房货币分配制度的职工。
第七条 贷款条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一)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证件;
(二)具有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或参加住房货币分配的证明;
(三)银行存款达到所购住房总价款的20%以上(含20%);
(四)具有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五)签订了购买住房的合同或协议;
(六)符合委托人和受托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每个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只能享受一次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第三章 贷款的额度、期限和利率
第九条 贷款额度。办理贷款,每笔贷款额度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按借款人在离、退休年龄内所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或所获得的住房贷币分配补贴总额计算;其配偶、同户成员或非同户的直系血亲,经本人同意,也可以计算其份内额度;
(二)经不高于所购住房评估价值的80%计算;
(三)最高贷款额暂定为16万元,今后,根据住房公积金的归集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整。
住房公积金贷款额不足时,借款人可向受托人申请商业性购房抵押贷款,并另行签订合同。
第十条 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第十一条 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执行。

第四章 贷款程序
第十二条 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应到受托处填写借款申请书,并连同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有关证明文件,交受托人审查。
第十三条 受托人审查同意后,将借款申请书连同有关资料送委托人审批。
第十四条 委托人审查批准后,借款人按规定办理房屋抵押及保险等有关手续,并与受托人签订借款合同。

第五章 贷款抵押、偿还
第十五条 借款人必须将所购住房用于贷款抵押,以预售房产(期货)作抵押,应将预售房屋合同和市国土房管局出具的抵押登记备案证明交受托人保管,预售房单位在办好《房地产证》和《他项权证》并交受托人保管之前,如借款人违约,预售房单位承担连带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责任

第十六条 抵押房产的价值以具有资格的广州市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的价格为准;未经受托人同意,借款人已抵押的房产不得再作其他抵押或出租、转让、变卖、赠予。
第十七条 借款人在办理房公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同时,又申请了商业性购房抵押贷款的,对所购房产进行处分时,所得款项须按比例偿还。
第十八条 借款人应按照借款合同偿还到期的贷款本息,超过银行宽限期仍不偿还的,受托人应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第十九条 贷款采取按月偿还方式。如借款人连续6个月没有按借贷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受托人有权通知预售房单位内代为偿还。
第二十条 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后,受托人应在三十日内将抵押房地产权证及其他权益文件退回借款人,并到市国土房管局办理抵押登记注销手续。
第二十一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委托人、受托人可依法对抵押物进行处分:
(一)借款人违反本办法规定之条款;
(二)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规定的条款尝还本息;
(三)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内死亡、宣告死亡、失踪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无继续人、受遗赠人、监护人、或其继续人、受遗赠人、监护人,或其继续人、受遗赠人、监护人拒绝履行措款合同之条款。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不履行借款合同时,经协商采取作价转让或拍卖方式处分抵押物的,所得价款应按下列顺序分配:
(一)支付处分抵押物的费用;
(二)扣除与处分抵押物有关的税款;
(三)偿还抵押人所欠贷款本息及违约金、赔偿金;
(四)剩余部分退还抵押人。
处分抵押物所得金额不足以支付贷款本息和违约金、赔偿金时,委托人、受托人有权向贷款人追索不足部分。

第六章 抵押物及贷款保险
第二十三条 借款人在抵押合同签订前,必须到受托人认可的保险公司办理指定险种的抵押物及贷款保险,保险金额不得少于借款额;并将受托人列为保险合同的第一受益人。
第二十四条 抵押物及贷款保险期限应与抵押期限一致。在抵押期间,借款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保险合同,否则,受托人有权代为保险,一切费用由借款人承担,在保险期间,抵押物如发生保险责任范围以外、因借款过错而造成的损毁,由借款人负全部责任。

第七章 贷款监督
第二十五条 借款人应保证贷款专款专用,否则受托人有权提收回贷款。
第二十六条 借款事同当事人的任何一方,要求解除或变更原合同内容,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在未达成协议前,原合同继续有效。
第二十七条 借贷方之间发生纠纷时,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八条 借款人不符合贷款条件而获得贷款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其贷款资格,由受托人追回已发放的贷款,并由委托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追究处理。
第二十九条 因受托人或委托人的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而导致住房公积金贷款出现损失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追究其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县级市可参照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委托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月4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